時間回撥到2017年,華為適時地把公司愿景調整為“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也正是因為看到了數字時代所帶來的行業機會和挑戰。
一方面,華為適時地將公司的定位調整為“聚焦于ICT基礎設施,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使能者的角色,以及為消費者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將商業模式擴展為“賣產品+專業服務+云服務”。
另一方面,華為明確先把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做好,再把經驗和實踐(如主動型供應鏈、智能制造等)固化下來,變成數字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給客戶,這個過程反過來也會提高華為數字化的競爭力。
參考:華為智慧園區解決方案(滿分PPT)
經過這些年的實踐,華為初步總結出了上圖所示的數字化轉型規劃“三階十二步法”。圖3-29中,粗線連接的方框所標注的活動是數字化轉型規劃工作的主線,有些步驟是可選的。如果規劃工作的時間允許,建議把這些步驟都走一遍。因為這樣規劃出來的項目會更具實操性,更能被變革項目組承接和落地。表3-1對“三階十二步法”進行了簡單介紹。

華為數字化轉型愿景
2016年下半年,華為數字化轉型規劃團隊歷時3個月,從“5看”方法入手,瞄準公司業務戰略,對其進行解讀,從中識別出了公司對數字化轉型的訴求(見圖3-11)。華為一名19級專家離職時留下的7000字
數字化轉型愿景需與業務戰略匹配。比如,規劃團隊針對“收入增加一倍,人員不顯著增長”的目標,明確地將支撐公司業務增長、提升業務效率的要點體現在愿景中。再比如,“多業務形態”,意味著規劃團隊需要針對不同類型客戶的體驗訴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同時需要有合理的架構來支持不同產業的業務運作。
結合業務戰略對數字化轉型的訴求,分析數字技術在華為的使用前景,并與各業務部門共同探討轉型為業務帶來的變化,最后規劃團隊建議將華為數字化轉型愿景定為“把數字世界帶入華為,實現與客戶做生意簡單高效,內部運營敏捷,率先實現ROADS體驗,成為行業標桿”。愿景包含如下兩大要點(見圖3-12):
以ROADS體驗為驅動和牽引,面向客戶、消費者、伙伴、供應商、員工5類用戶提升體驗;實現“大平臺支撐精兵作戰”,在提升平臺能力和服務水平的同時,構建一線數字化作戰能力。
華為數字化轉型架構藍圖
數字化轉型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而架構藍圖是基于企業架構方法對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從整體上給出企業轉型的“數字化全視圖”。架構藍圖需體現業務與數字技術的“雙輪驅動”,一方面,可以從描繪業務入手,進而分析與業務相匹配的數據、IT系統和技術平臺;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大數據、AI、云計算、移動社交、IoT等數字技術如何融入業務,進而提升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
2016年年底,華為的數字化轉型規劃團隊,基于對愿景的系統詮釋,整合出了如圖3-19所示的架構藍圖,共分為5層。
1. 客戶聯接
面向客戶構建全聯接的協同平臺,圍繞客戶旅程開展ROADS體驗設計。以華為運營商客戶為例,在實現“客戶聯接”的過程中,思考為客戶帶來如下服務和體驗。
-
在線體驗:客戶可實時獲取營銷信息、產品動態和行業信息,通過在線展廳觀看解決方案和產品的實時展示,也可按需、自助購買線上的解決方案和產品,并實現客戶化定制。
-
在線交易:全在線的交互體驗,客戶PO訂單全在線處理;高質、高效的交易,且交易全程與華為“零”接觸,交易過程全程可視。
-
智能服務:智能客服,用戶問題快速閉環。
-
統一的數據底座:基于統一客戶信息平臺和統一的數據底座,提供一致的體驗。
2. 一線作戰平臺
結合公司的“面向市場創新”“面向客戶交易”兩大主業務流,以項目為中心,對準一線業務作業場景,提供數字化裝備,賦能業務數字化作戰。為此,業務需要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角色一站式平臺,整合該角色在業務作業過程中的大部分操作,面向角色和場景進行功能匯聚,并將辦公協同的功能融入業務作業過程中,重塑員工的作業模式和數字化體驗。
通過一線作戰平臺實現信息及時獲取、作業實時感知、線下到線上的協同作戰和在線指揮、平臺資源調用等功能,從而達到領先于行業的業務效率和體驗。
3. 能力數字化
公司各業務領域不僅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自身業務能力,還應將能力包裝為服務,在企業內共享和重用。能力數字化的核心是各業務領域都要沿著主業務流,識別出業務能力并主動進行能力的數字化建設,然后將服務開放出來,為一線作戰平臺或客戶聯接平臺提供核心支撐,快速響應業務需求。
針對通用的業務能力和服務,公司層面需進行主動規劃,并采取“以用促建”的方式,進行能力建設和服務開發。
4. 數字化運營
公司層面統一匯聚數據,支撐各業務領域在授權下方便、安全地按需獲取數據,提升基于數據進行業務運營的能力,進而將數字化運營融入日常業務中,并引入AI在智能預測、決策判斷、風險識別等方面的優勢,幫助業務拓展出新的業務模式。
構建數字化運營平臺,可以實現數據同源和實時可視,減少匯報和管理層級;可以支撐一線實現戰場感知、智能預警,讓作戰指揮更加高效。數字化運營與業務場景融合,并融入業務流程中,為業務提供單一數據源,對于海量、重復的確定性業務實現自動化,對異常狀態實現及時告警,并充分運用智能分析提升決策水平。
5. 云化IT平臺
平臺承載數字化轉型所需的各種數字技術,支撐應用服務化并上云,統一為業務數字化轉型提供云服務支撐。云化IT平臺具體來說有如下5個方面的架構要求。
-
資源引入和管理:快速引入華為云的計算、存儲、網絡等IT基礎設施服務,支撐內部業務應用上云。
-
提供面向場景的服務解決方案:平臺不是服務和功能的簡單堆砌,而是面對場景的一系列解決方案。
-
多云管理:針對業務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平臺具備“多云”的架構和管理能力,滿足全球業務快速擴展、資源彈性獲取等訴求。
-
保護安全:部署關鍵業務和數據,保障核心信息的安全。
-
AI使能:打造AI使能平臺,孵化AI算法和服務。
把握節奏,規劃舉措和項目
如果說數字化轉型愿景是用簡潔的一句話來描繪未來數字化將取得什么樣的成就,那么舉措就是沿著架構藍圖,給出實現愿景需要采取的行動和期望達到的成果,以及衡量這些成果的“定性目標”和具體的“定量指標”。從架構藍圖中分解出的每一個架構要點,都將體現在數字化轉型舉措中。
2016年年底,華為數字化轉型規劃團隊對準數字化轉型愿景,從架構藍圖出發,識別出如下5個舉措。
1. 客戶交易簡單高效
實現客戶交互方式的轉變,用數字化手段做厚、做深客戶界面,提升客戶體驗和滿意度,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2. 一線作戰靈活實現作戰方式的轉變,以項目為中心,提升一線銷售團隊和交付團隊的數字化作業水平,實現領先于行業的運營效率。
3. 平臺能力提升實現公司各平臺業務能力的數字化、服務化,實現能力按需調用,支撐一線作戰人員和與客戶全聯接。
4. 基于清潔數據的數字化運營打破數據孤島,建設公司統一的數據底座并不斷匯聚數據,促進數據共享。實現運營模式的轉變,簡化管理,提高決策效率和時效性,給一線人員更多授權。
5. 云化、服務化的IT基礎設施和IT系統統一建設云化數字平臺,并構建多云架構管理能力,實現IT系統服務化建設并完成云化,提升IT資源和資產的利用率以及應用實施效率。華為在2016年年底完成數字化轉型規劃之后,不是所有項目都馬上啟動,而是采取了“重點突破、穩中求進、逐步深入”的策略。
1)適度超前地建設公共能力。
明確用3年時間先期完成云化數字平臺的建設,明確公司數據基于數據底座進行匯聚,為各領域開展數字化轉型打好堅實的底座和基礎。
2)瞄準高優先級的變革項目。
識別數字化轉型的突破口或抓手,比如:圍繞“客戶交易”,先期啟動了交易流數字化項目;圍繞“一線作戰平臺”,先期啟動了交付數字化;圍繞“能力數字化”,重點啟動了數字化主動型供應鏈和智能制造。對于上述高優先級項目,公司在預算上給予戰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