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id="f7lv1"></font>

    <dfn id="f7lv1"><ruby id="f7lv1"></ruby></dfn>

        <dfn id="f7lv1"></dfn>

            <meter id="f7lv1"></meter>

            人與系統協同的初步思考

            任何數字化業務管控系統都是要靠人來操作的,或者說需要人來介入。所以人與系統的協同,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但是說到人與系統的協同,可能大部分人都會想到,人機交互的界面設計等等,這個當然是很重要的,但卻只是一部分而已。


                  (1)人與系統協同背后是系統與組織的協同
                    人是屬于組織的,就是根據業務的需要,設立各種各樣的部門。部門當中有各種人員和崗位,通過各司其職來協同完成工作。系統功能以及人員角色的劃分,其背后一定要考慮組織的背景,層級組織、扁平化組織等,都要在系統中進行反映。
                    系統與組織的協同,是以組織的業務鏈條為紐帶的,業務鏈條的運行是通過系統運轉支撐的。業務鏈條代表了組織中的協同關系,就要求根據眾多業務鏈條的共性部分,類似提取最大公約數,細化和固化業務流程環節,作為系統開發中功能模塊的一種依據。
                    同時,我們在傳統的業務梳理和系統功能設置中,多是從定性或共性的角度來開展的,但其實作為一個系統來說,其運行時,是面向具體產品或生產任務而開展的,相當于從分類性的業務部門組織或共性一般化的業務鏈條中走出了一條具體的執行路徑,一般系統運行出問題,就是在這個方面,因為我們習慣于獲取所謂共性而忽視可能的具體事項上的特殊性,其實這個會嚴重影響到業務梳理的正確性和合理性的,在進行業務梳理時,應該秉持這種思路開展。
                   (2)因人設崗或調整下的人與系統柔性協同
                    因人設崗是很多企業都有的現象,甚至因此影響之前的組織部門設置也是不容回避的問題,不管是出于對個人能力的考慮還是其他什么因素,都是人與系統協同界面劃分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的本質是業務模式或之前既定業務鏈條發生了變化,系統應該隨之進行調整。這是人與系統協同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否則其他的界面設計合理性根本就無從談起了。從而對系統的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的方式本文不在闡述。
                    其實對于數字化業務管控系統的推進實施來說,一個基本的策略是建立與系統業務鏈條相對應的人員協作團隊,并且是選擇那種數字化意愿強烈和認識接受能力強的精英人員,開展系統的示范應用的。這當然是一種策略,但也必然有隨著系統的推進而調整操作人員的情況,這幾乎是必然的。系統的設計開發應該兼顧到不同的人員層次,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3)人與系統協同交互中的基本考慮
                    這方面之前文章中提過管理自動化的概念,其實講過一些了,核心目的是,系統應該提供信息鏈條或業務鏈條,將人納入并行成高效運行的決策回路,才是協同交互的根本原則。在這個基礎上,再考慮人員操作上的習慣,考慮人機工程的一些指導策略。通過落實人與系統協同交互的內容及其展示界面、交互操作方式等,不再贅述。


                  另外還有兩點需要說明:
                   一是,上述三個方面多是從正面說的,其實在真正著手分析梳理和規劃開發時,還應該充分考慮異常情況。

                   二是,人與系統的協同是隨著時間而逐步發生變化的,人或組織的變化,以及系統的變化,都需要雙方進行適應才可。

            作者信息:王愛民,北京理工大學數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MES、APS等技術研究、系統開發與實施應用。


            筆者公眾號:智能制造隨筆歡迎關注。


            歡迎交流討論與探討合作,微信號:TimePatient




            <font id="f7lv1"></font>

              <dfn id="f7lv1"><ruby id="f7lv1"></ruby></dfn>

                  <dfn id="f7lv1"></dfn>

                      <meter id="f7lv1"></meter>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