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id="f7lv1"></font>

    <dfn id="f7lv1"><ruby id="f7lv1"></ruby></dfn>

        <dfn id="f7lv1"></dfn>

            <meter id="f7lv1"></meter>

            一個智能制造實踐案例及其引發的思考

            文章來源:APS研究
            2023-02-27
            作者:智能制造
               

            臨近2月底,煙花三月下揚州,嗯,但是沒到揚州,到了揚州附近的一個蘇中小城,一個著名的民營上市公司,一個制造企業。


            為了能掌握實際需求和開展自己的工作,去了一趟車間現場,幾千臺(好吧,兩千以上)密密麻麻規規整整一眼望不到頭的加工設備,依靠機器人進行物料搬運和上料和下料,車間里愣是沒有看見一個操作工人或管理人員,而整個車間24小時持續運行。


            從自動化角度已經完全的無可挑剔了。更難能可貴的是,似乎其中的設備都是他們自己做的,也似乎他們所達到的工藝水平世界領先或先進,最起碼是頭部企業。這種建立在掌握核心工藝基礎之上的智能制造案例,是我比較欣賞的。最起碼,看起來沒有走彎路。企業決策背后的故事我不清楚,但能感覺到這是一條正確的智能制造實踐案例,最起碼適合他們自己,既做大了又做強了。


            數字化的范疇很廣,高度自動化的大規模無人車間,必然也有很多數字化支撐的影子,尤其是蘊含產品工藝研發成果的知識,應該是沉淀在工藝設備中了,自動化的運行倒還在其次。這些知識的沉淀與物化應該是數字化轉型中一種最為典型與核心的體現。潤物細無聲,才是真正的大巧不工。


            這個企業并沒有建立傳統的制造執行系統,而是結合車間的需要,建立了結合執行的自動的物料周轉追溯系統,并自然而然的實現了對于生產進度的實時把握。這是一種很巧妙的方法,我認為抓住了重點。


            如此大規模的制造集群,這個企業也在持續建設大規模的機床聯網和數據采集工作。通過對海量制造裝備的運行狀態,以及后續基于這些數據和產品質量狀態的關聯與挖掘的利用,應該對于制造工藝的持續優化與完善將發揮極大的作用。這個我認為也是抓住了重點。


            實踐出真知,現場有神明。這些企業的運作,針對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企業,腳踏實地的務實作風所演繹出的案例,遠遠不是所謂的智能制造宣傳可以比擬的。


            很多時候自己都在琢磨一個問題:我們很多所倡導的所謂先進制造模式,是先于實踐出現還是對于實踐的一種后知后覺?恐怕從源頭或現象上來說都是實踐先于理論的。但事物的發展規律是內因占主導地位的,假如沒有智能制造的提出,我們的工業水平可能自然而然也發展到了類似“機器換人”的程度,對于企業來說,鞋子舒不舒服自己是最清楚的,企業該如何發展?這些實踐者最有發言權,同時也最有決定權。正如智能制造的落腳點是制造一樣,鋪天蓋地的宣傳或者所謂的主導,這是一條正確的路嗎?


            ………………………………


            一己之見,僅供參考。


            <font id="f7lv1"></font>

              <dfn id="f7lv1"><ruby id="f7lv1"></ruby></dfn>

                  <dfn id="f7lv1"></dfn>

                      <meter id="f7lv1"></meter>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