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欣喜的看到現在企業對于APS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并且這種需求已經變成了自發的樣子。
APS需求的爆發與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和工業運行環境有關,最典型的就是兩個方面:一是,訂單的碎片化越來越嚴重,企業每天在系統內輸入的訂單數量已經越來越大,幾千條也是很典型的像現象;二是,供應鏈的不穩定或者不確定性越來越嚴重,尤其在當前的中國國際環境下,對于生產的影響也是越來越大。在這種局面下沒有APS作為生產的支撐,是很難想象的。
中小企業對于APS基于自身的實力和資金能力,其實有不同的落地方式,本文不做這方面的探討,本文結合筆者的研究和開發經驗對其中的技術特點做一些分析。
(1)相對于大企業對APS的專業性或獨立性需求,中小企業對于APS的應用需求其實具有重大改變。
中小企業生產運行的一個典型方式就是靈活。雖然對于數字化工廠來說是分成不同的層次的,各個層次所對應的數字化業務管控系統各司其職。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其實這些層次的界限很多情況下都是打破的,也是應該打破的打破的,并且應該是融合的。
第1個需要打破的就是 ERP+MRP+MES+APS的局面(就是MRP是屬于ERP的,APS是屬于MES的)。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其實需要一種MRP+APS的APS,就是采用一桿子插到底的方式進行作業級的排產,實現對這些大量訂單并行生產下的能力快速評估或者執行工單生成。這方面需要吸取的教訓就是:企業還沒大,但是大企業的毛病已經都有了。
第2個需要打破供應鏈到庫存到生產這個看起來正常而正確的鏈條。
這種鏈條的運行納入了過度的管理導致冗長的周期,從而完全不適合中小企業快速響應的要求。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需要更加緊密的將以物料為核心的制造要素融入到作業計劃當中,形成一體化的集中運行局面。這方面的經驗教訓就是:管理是為生產服務的,而不是生產為管理服務的。
(2)對于中小企業來說,APS的技術和應用場景,相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其實具有更加復雜高度的要求。
第1個特點是以銷售訂單為依據,動態靈活的實現交付訂單的組織。
這種交付訂單的組織涉及到復雜而動態的銷售訂單柔性分批,而不是像傳統的MRP那樣,事先做好交付訂單的組織使得生產不能滿足的時候要進行大范圍的迭代修正。正所謂水無常形兵無常勢,中小企業交付訂單的組織是從開始執行一直到結束,是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的。
第2個特點就是 APS的運算邏輯當中要對物料進行深透的考慮。
從銷售訂單到交付訂單的柔性組織,其中不僅要考慮到產能因素,也是要考慮到物料的制約因素的。并且這種對物料因素考慮,是一種動態的物料分配策略。這與傳統的那種決定哪些物料為哪些訂單分配是不同的處理方式,因為這種方式訂單是一種固定的,或者這種處理方式其實是一種串行的方式,而面向中小企業的那種處理方式是一種雙向選擇的方式。同時對大眾型企業來說,訂單的BOM使嚴格層次的一體化,而對于中小企業訂單柔性動態組織來說,其實是一種遵守上下級關系,但是彼此是一種松散而獨立的組織與控制方式。
第3個特點就是中小企業的APS對于場景決策背后的算法具有更高的要求。
比如,大中型企業可以構建物理單元實現單件流,而中小企業很難有這個條件,所以只能在APS通過算法來實現這種效果憶保證流水生產、高效率和質量一致性。比如,大中型企業對外協有嚴格的控制,而中小型企業靈活多變,及時有效的外協決策是必須的。比如,大中型企業大多是按照工作時間來進行考核的,而中小型企業一般采用的是計件方式,這種寄件方式對于APS提出了靈活的作業計劃分配乃至加班方面的動態要求。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并且因為體量小所以才更加靈活,其內部的組織和組成會更加嚴密,并且對APS技術有更高的要求。
結束語:
如果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不能夠發揮船小好調頭的優勢,以及追求柔性動態特點,死搬硬套按照大中企業的那種模式,一般都會走入死胡同。
作者信息:王愛民,北京理工大學數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MES、APS等技術研究、系統開發與實施應用。
筆者公眾號:智能制造隨筆,歡迎關注。
歡迎交流討論,微信號:Time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