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春節前、后,因為各個城市對新冠疫情的管理更加的嚴格,到國有企業訪問時,需要新冠疫情的核酸檢測。
春節前、后選擇了兩家不同的檢測機構,體會到了兩個機構(一個是民營的檢測機構、一個是民營的規模較大的醫院)十分、十分、十分不同的檢驗流程和管理方法,分享大家體會。
二、春節前民營檢測機構的核酸檢測
1、檢驗流程
檢驗流程為四個步驟:
——【1】網上預約(時間、門店和交費)——【2】檢錄(拿去檢驗相關物料、或許報告方式)——【3】采樣——【4】獲取報告
2、檢驗現場示意圖
3、過程說明
【1】因為是第一次,我在支付寶上查詢的檢驗機構和費用。
【2】由于機票時間要求、日程安排,我選擇了民營檢測機構并在網上支付的費用。
【3】現場隊伍非常長,且路邊可以停車。
【4】由于隊伍長,該機構安排了兩名專門人員維持秩序,隊伍始終有序、快速移動。
【5】檢錄臺有專門人員進行需要檢測人員的分配至檢錄臺的檢錄工位,比較有序。檢錄臺邊上有公眾號和獲取報告的操作流程。
【6】有專門的人分派需要檢測人員至那個采樣區的工位,比較有序。
【7】采樣結束后,有專門的人員分派人員離開等待區,自行返回。
【8】檢測報告出來后,有短信提示。打開公眾號的相關功能欄,或許檢測報告。
4、體會
【1】由于春節前檢驗人員過程,排隊時間較長,但是秩序非常好。
【2】過程比較嚴謹,檢驗速度很快。
【3】采用了信息化手段,或許報告非常方便。
5、費用
支付寶支付,80元
綜合評價:優
三、春節后民營綜合醫院的核算檢測
1、檢驗流程——【1】掛號,支付掛號費15元、卡費1元,合計16元
——【2】開單,在國醫館的一名護士中,開具檢驗單——【3】取采樣相關物料,需要在驗血或體液窗口獲取采樣相關物料——【4】采樣,自行到采樣區,請護士采樣——【5】或許報告,在自主終端打印
2、過程說明
【1】因為離家近,也因為去醫院的次數不多,想體驗一下醫院的精益化水平,所以選擇了醫院檢驗
【2】進門詢問了量體溫的護士,才找到手工掛號窗口、排隊掛號【3】詢問兩次護士,才找到國醫館的開單護士【4】開單結束后,詢問兩次護士,才找到拿到采樣物料的區域,并觀察一個時間后,才拿到采購相關物料【5】詢問兩次才找到采樣區【6】第一次去打印檢驗單,時間不對且打印了別人的檢驗報告【7】第二次去才正確打印3、費用
兩次停車費10元(5元/次)
掛號費16元。
共計26元,檢驗費用醫保卡支付。
4、體會
【1】目視化非常不好。首次就醫,不問,根本找不到地方。
【2】布局極差,經常是一樓、二樓轉,不問根本找不到地方。
【3】數字化水平差,獲取報告困難。
綜合評價:差
四、結論
1、就事論事
【1】都是民營的,意味著管理的方式與體制無關,而是與意識有關。
【2】客觀上,檢測機構是業務是唯一的,是批量的。而醫院的業務是多樣的,是多品種小批量的。管理難度是不同的。【3】在獲取報告的便捷性上,不應該存在差異。
2、引申
【1】產品品種少、批量大的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相對比較容易。【2】面臨多品種、小批量的業務時,可以根據產品的數量大小,區分布局,或產線、或成組,或工藝。 不同的量可以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簡化物流【3】多品種、小批量是趨勢,但是 布局、 目視化可以做的比較科學 。更多地用第一次的視角做改善,可能會更加合理。【4】一定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法,賦能過程,賦能管理,提高科學水平。其實,制造企業的業務類型,更多地與醫院的業務模式類似:業務的多樣性、客戶需求的隨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