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約束理論)發明人高德拉特博士,認為處理事情需要解決三個問題:復雜性、不確定性和沖突。
針對工廠的復雜,則該如何處理呢?
一、定義工廠的復雜性
如果一個工廠,只有一個產品、一個設備(一個人)、一個工序、一個訂單量覆蓋了12個月,則這個工廠應該是最簡單的場景了。事實上,這樣的工廠是完美工廠,可以在《工廠物理學》中可以充分了解。
注:添加微信13732190828并備注實名,城市,公司名稱,職位或職業,獲取《工廠物理學》電子書。
以此,要定義工廠的復雜性,可以從四個維度來定義:物料、資源(設備等)、工序和訂單。
1、物料
物料的復雜度,還可以從多個維度類分析:
首先,物料編號的多少。一個工廠物料編號越多,自然越復雜。
其次,物料的種類。
物料從成品、半成品分,一般是成品物料編號越多,越是麻煩,屬于發散性。物料從自制件、委外件、采購件來分,委外件和采購件越多,越麻煩(因為同步性差)。物料從結構件、電子件和包材來分,結構件和包材越多越復雜,因為電子件一般是標準件了。結構件中,標準件多的,一般是好管,定制件越多越難管。非標準件中,塑料件相對好管,而金屬件多的就難管。金屬件中,沖壓件多的好管,而機加件多的難管,因為機加的工序更長。
其三,物料的生命周期
如果物料編號多、物料種類多,生產周期比較長的,難度也是可以的。可怕的是物料的生命周期很短。比如,LED燈具行業,因為外觀變化,LED技術的發展,結構件和電子件的生產周期極端,料號往往是一次性應用,總是用新的料號,管理的難度就比較大。
2、資源
資源的復雜度,也可以從多個維度定義:
第一,是資源的數量
針對工廠的產能,其實最準確的稱呼是資源。一個產能資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機。而機,可以是模具、工裝、夾具、刀具等等。這些均可以成為瓶頸資源。而人還可以區分為專業人員和普通人員。普通人員可能可以互相替代,而專用人員可能只能從事1-2個工序,也可能1-2個產品必須要專門的人員在生產。
第二,是資源的種類
工廠的資源種類如果數量很大,但是種類很少,則難度也會少很多。麻煩的是資源數量多,而且種類也多,管理的難度自然就大。比如,一家工廠有整機總裝、部件裝配、機械零件加工(鑄造、初加工、熱處理和精加工、表面處理等)、電子部件加工(SMT、AI、DIP、測試等)、注塑加工、模具加工等等。一般而言,資源種類多,意味著業務過程的復雜。
第三,是資源與資源的關系
資源數量多、種類多,如果資源與資源之間的關系還很復雜,復雜度會更加高了。100臺注塑機與2000個模具之間是多對多的關系,處理起來還是很麻煩的(柔性好,但是復雜度高)。
3、工序
工序的復雜度,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定義:
其一,是工序種類
工序種類多,自然復雜。
其二,是工藝路線
如果產品的工藝路線很復雜,則難度大。而工藝路線復雜,從工藝路線的工步多少,比如半導體,一般都是100個工序起,肯定就復雜。另外,是工藝路線的替代性也可以定義,替代路線越多越復雜。
其三,是工序屬性
工序的屬性,可以從兩個維度。一是工序的切換。由于很多資源可以做多個工序,不同工序之間的切換,需要不同的工序時間。二是工序的屬性要求,比如前-后工序間必須多少時間開工,前-后工序間必須要在多長時間后開工。這些約束條件多了,管理的難度自然就大。
4、訂單
訂單也是定義工廠復雜度的重要維度,常說的多品種、小批量、定制化往往是說的是訂單的形式。
從訂單維度定義復雜性,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
第一,是訂單的個數
一個企業一個月處理10個訂單與處理100個訂單,是非常不同的。處理100個訂單就復雜多了。
第二,是訂單的形式
一般而言,履行客戶訂單有兩種方式,備庫式、訂單式和備庫與訂單的混合式。單獨的備庫、單獨的訂單,相對還是容易管理,成品的混合模式到也可以的。往往,是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均需要采用訂單、備庫模式,而且有的半成品、原材料的前置周期很長,需要先對成品進行預測,再進行備庫,管理難度就增加了。
第三,是訂單的變動性
客戶下達訂單往往是偶發,即訂單下達是隨機的,需求日期隨機、需求品種隨機、需求數量隨意,下達頻率隨機,這些隨機性,大幅度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第四,是需求的隨機性
很多的企業的客戶需求是季節性的,談旺季明顯,而且在品種的需求量上,也存在隨機性。則復雜度也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