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數據匯聚賦能行動。
15.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持續提升國家中心的數據匯聚、分析、應用能力,推進區域分中心與行業分中心建設。研究工業互聯網數據權屬確定、價值評估、資源交換、效益共享等機制,制定數據交換接口標準規范,推動國家中心、各區域和行業分中心之間數據資源的高效流通。
16.打造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綜合服務能力。面向政府提供工業經濟和產業運行監測指揮、應急事件預警協調等服務,面向行業提供數據管理能力提升、工業資源共享、解決方案推廣等服務,為企業提供設備與業務系統上云、產融合作、供需對接等服務。
17.培育高質量工業APP。推動共性經驗知識沉淀提煉,發展普適性強、復用率高的基礎共性工業APP,以及基于知識圖譜和智能算法的可適性工業APP。打造一批經濟價值高、推廣作用強的行業通用工業APP。面向特定領域、特定場景個性化需求,培育一批企業專用工業APP。發展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工業智能解決方案,支持開源社區、開發者社區建設,發展工業APP商店,促進工業APP交易流轉。
18.推動平臺間數據互聯互通。構建平臺數據字典互認機制,統一工業數據、算法模型、微服務等調用接口。鼓勵開展聯合攻關、互補合作,制定平臺間接口規范,推動機理模型和工業APP的跨平臺調用與訂閱,打造協同發展、多層次系統化平臺體系。
19.持續深化“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聚焦本質安全水平提升,針對原材料、危險化學品、礦山、民爆、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領域,構建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安全生產感知、監測、預警、處置及評估體系,建立風險特征庫、失效數據庫、安全生產評估模型和工具集,提升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水平。
專欄4: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工程
|
建設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面向能源、鋼鐵、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醫藥等流程行業及電子、汽車、裝備、建筑等離散行業,建設行業大數據分中心,加強行業數據資源管理。加強工業互聯網推廣應用與銀行保險機構數字化轉型的聯動銜接,搭建基于工業互聯網的中小微企業數據集成和共享平臺,探索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在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基礎較好領域,建設一批統一規范的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分中心,匯聚數據資源達到PB級。建設場景驅動的高質量數據集,鼓勵開展工業算法創新。開展數據創新應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建設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災備中心,開展數據災備服務,提升應急保障服務能力。
|
時間節點:到2023年,基本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行業級分中心。建設高質量的工業微服務和工業APP資源池,工業APP數量達到50萬個。
責任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應急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