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CAM
計算機輔助制造(CAM)是指利用計算機輔助完成從生產準備到產品制造整 個過程的活動oCAM通過直接或間接地把計算機與制造過程和生產設備相聯系, 用計算機系統進行制造過程的計劃、管理,并對生產設備進行控制與操作,處理 產品制造過程中所需的數據,控制和處理物料的流動,對產品進行測試和檢驗等。
目前的CAM系統在自動化、智能化等方面都有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其基本 特點是面向局部曲面的加工方式,表現為編程的難易程度與零件的復雜程度直接 相關,而與產品的工藝特征、工藝復雜程度等沒有直接關系。
典型的CAM系統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計算機輔助編程系統,二是數控加 工設備。計算機輔助編程系統的任務是根據工件的幾何信息計算出數控加工的軌 跡,并編制出數控程序。它由計算機硬件設備和計算機輔助數控編程軟件組成。 計算機輔助數控編程軟件的主要功能包括數據輸入輸出、加工軌跡計算與編輯、 工藝參數設置、加工仿真、數控程序后處理和數據管理等。數控加工設備的任務 是接受數控程序,并按照程序完成各種加工動作。數控加工技術可以應用在幾乎 所有的加工類型中,如車、詵、刨、篷、磨、鉆、拉、切斷、插齒、電加工、板 材成型和管料成型等。
在產品部件加工過程中,在保證零件表面光潔度和加工精度的條件下,CAM 技術能使加工效率、刀具磨損和能源消耗達到最優。在機械機床運行過程中,使 用CAM后夾板裝卡次數明顯減少,機床位置安排也會變得更加科學合理,大幅 縮減生產占用面積和生產周期,有效提升生產效益。CAM軟件技術在生產質量 檢驗方面的應用也是產品質量把控的關鍵環節,利用該技術進行工藝設置和生產 操作,不僅可以實現機器運行的自動化,同時還可以對其生產的產品進行標準化 質檢,對產品質量進行嚴格把控。
CAM是一種數字化程度較高的加工制造工藝。相比其他制造工藝,與數字 化接近的程度僅次于增材制造,具有數字化原住民的天然優勢。因此,它將是除 了增材制造外最先被數字孿生制造系統收編、最早為之效力的制造方法。數字攣 生體中關于制造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通過CAM在物理世界中體現,反之亦然。 數字世界關于制造的任何先知先覺,都可以優化物理世界的制造行為。可以設想, 多個數字機床之間的“共智”將在柔性制造和敏捷制造的戰場上發揮何等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