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1個問題,精益看板是管理策略?還是執行手段?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看板是物理存在的,也是現場執行的一個具體工具。其實對于精益看板來說,最重要的是以管理的手段來約束了執行,避免某個工位在進行生產的時候隨心所欲。對于現場而言,精益看板當然是一種執行工具,只是內嵌了一種看不見拉式的思想。
第2個問題,精益看板其實帶有計劃指令的味道,那能說,精益看板能夠替代APS嗎?當然了,對于一種自動化是哪些?內部的生產是一種連續的,你也沒有辦法從中間的某個工位插入某個訂單來進行執行,這種生產線就像一個黑盒子一樣,這個時候的計劃其實就很簡單。同樣的,當車間的生產品種種類很少的時候,或者說訂單其實是有一定批量的時候,所謂的訂單更多的是一種批次的劃分,這個時候用精益看板,以需求來拉動,其實計劃方式也是很簡單的,其目的也是某種程度上將這么一個離散的生產線,看成一個個黑盒子式的生產子線。從這個角度來說,精益看板是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的一種手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復雜問題簡單化,一定是有其上限程度的,當生產線上面的產品種類或訂單極其龐雜的時候,再依靠精益看板來作為生產計劃的替代源頭其實是不合適的,應該通過優化的排產生成資源配置方案,或者說面向某個訂單的資源鏈條,這個時候的看板就是一種執行工具,否則的話單純依靠看板,這種看起來自組織的生產,其實就會走向一種混亂,或者無組織但有紀律的形態,對于實際生產來說并不可取。
第3個問題,精益看板只能是執行工具嗎?不是的,可以將精益看板的思想指導和融入APS中,尤其是實現大規模的多品種變批量生產訂單的資源優化配置。在多批訂單并行生產的情況下,精益看板未必能夠保證流式生產,但通過APS其實是可以的,就是這種優質生產或者說資源優化配置得到的資源鏈條,是一種按需拉動而配置形成的資源鏈條,比正向的所謂的單元化生產,在思想上面是更加先進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精益看板與現場執行與APS是相輔相成的,應該是一種完美的結合局面,但這個背后的技術復雜度是很高的。
精益看板是個好東西,能否用的好取決于你的眼光的高度和深度,不能只是看到表面上的物理上的那種看板,而應該跳出來,從最好的生產運行形式是什么樣子這一本質角度來進行深入思考。APS經過這么長期的發展,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在這種時候,尤其需要吸收各種先進的東西,能夠和APS來進行融合,才能推動APS脫胎換骨。
作者信息:王愛民,北京理工大學數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MES、APS等技術研究、系統開發與實施應用。
筆者公眾號:智能制造隨筆,歡迎關注。
歡迎交流討論,微信號:Time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