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建立無間斷流程以快速應變。其內涵是建立無間斷流程,將流程中不增值的無效時間盡可能壓縮以縮短整個流程的時間,從而快速應變顧客的需要。
整個流程的時間是由各個流程環節,時間疊加而形成的,而每個流程環節的執行不可避免的是存在一定的擾動或波動,也就是說很難按照預期的那種時間或進程來進行執行,這應該是企業生產管理實際運行當中的一個常態。而這種味道與APS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就如同APS其內涵主要體現為計劃排產和動態調度,對于一個數字化業務管控系統來說,其中可以預置或配置各種各樣的業務鏈條。其中每一條業務鏈條都是事先配置好的由各個業務環節所構成的一種固定的接續流程,這個流程在這些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生產擾動。而對這種擾動的響應處理,其實考驗的就是數字化業務管控系統當中業務鏈條的柔性與否以及柔性的程度。
比如,執行時間的偏差,由于不同的業務是面向不同的任務,即使是同一模板的業務鏈條,在數字化業務管控系統當中的運行也是并行開展的,某個模板鏈條的執行出現了偏差,其實都會在相應的時間內影響其他模板鏈條的執行進度。
比如,因為新的任務需要緊急啟動,某些新的模板業務鏈條,同樣也會影響到當前正在執行的業務鏈條的進度。
比如,當前正在執行的模板業務鏈條當中的某個環節出現問題的時候,就需要將該模板環節處理轉移給其他環節性資源進行處理,這么做一定會帶來一定的關聯影響的。
比如,企業根據自己管理的持續改善而對模板業務鏈條進行修改或調整,而這種調整注定不是孤立的,會對當前數字化業務管控系統的運行產生一定的關聯影響。
………………其實上面的舉例都是參考筆者之前在公眾號文章里面關于APS動態調度的一些描述。
這種方式的應用場景是什么呢?筆者感覺就是所謂中臺里面所體現的業務總線及其調度配置,感覺這是一個近乎全新的、內涵豐富的的技術領域方向。
作者信息:王愛民,北京理工大學數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MES、APS等技術研究、系統開發與實施應用。
筆者公眾號:智能制造隨筆,歡迎關注。
歡迎交流討論,微信號:Time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