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各種概念的深入發展,企業已經過了初始的糾結將來要建成什么樣子之外,現在終于開始重視怎么來建設了,提出了數字化轉型,我認為還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
圍繞著數字化轉型,人們自然而然的提出了數字化思維,也有人在嘗試著給出數字化思維的定義。本文不想下什么定義,只是想結合自己的經驗和認識,對數字化思維和數字化轉型,進行一下梳理。
(1)數字化思維核心內涵是:自動的決策判斷
說起數字化思維,肯定是相對于有什么思維不是數字化的,我想應該是與傳統性的經驗思維相對的。既然說的思維,經驗思維一般都是和決策判斷結合在一起的。那我們的經驗思維轉化為數字化思維的核心內涵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就是通過數字化決策評判來代替我們的經驗決策判斷。
那我們拿經驗思維來做什么事情呢?在很大程度上,大家都能想到的就是決策或者判斷,利用數字化思維,我們的經驗性的決策判斷,將變成為通過模型或者算法來自動得出結果,或者說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的干預,當然有時候完全替代人的干預也是不可能的。
應該說在傳統的經驗思維下,我們仍然是有很多數據的,人們也是根據這些數據來進行決策判斷的,但可能這些數據還不夠準確,所以說數字化思維,第一步就是要替代經驗是所進行的決策判斷。
(2)數字化思維與數字化轉型的結合:業務目標驅動
既然數字化思維的理想目標是實現自動的決策判斷,對于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來說,就應該按照以終為始的思路來牽引數字化轉型工作,其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明確:業務目標是什么?
說起業務目標,我們不能僅僅說一些宏觀的那些目標,我們應該從宏觀的業務目標開始向下進行分解,就是說這些目標最終會演變為目標鏈條或者目標網絡。
而這些業務目標是否達到了,這個是需要進行決策判斷的,同樣目標鏈條或者目標網絡,當中的每一個目標,是否實現或者說是否達到,都是要進行判斷的,我們可以針對不管是大目標還是小目標,建立基于數字化思維的數字化決策支持模型。

(3)業務目標的背后:支持數字化決策模型的業務梳理
現在企業進行各種各樣的業務目標是否達成的決策判斷,大多是基于一些統計報表,里面有大量的數據,顯而易見,要想實現數字化的決策判斷,必須要獲取這些用于支撐決策判斷的數據,這是首先要進行梳理的,也是很明確的。
而這些數據的產生,肯定是與業務活動相關的,用以支撐數字化決策判斷的業務數據,可能來自企業的很多部門進行綜合才能夠獲得。
這些數據就相當于為企業的各個業務部門提出了明確的輸出內容。這些內容對于業務的開展來說,應該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應該是用于進行判斷業務環節是否需要的一個重要依據。
應該說,不能夠支持企業各級業務目標的業務開展或系統功能模塊是否有必要,應該都需要打個問號的。我認為這是判斷企業業務是否合理的一個基本出發點。也就是傳統上說的,對于存在的是否就是合理的這個問題,我們怎么來進行評判的一個標準。
(4)快速的決策判斷數據來源:數字化業務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