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系統的評價與考核是永恒的敏感主題,這是企業進行實施建設最關心的問題,也是軟件供應方最需要直面的問題。雖然一直有數字化業務系統不好考核的說法,雖然也確實不好考核,但并不是不能考核,尤其感覺現在事實上,甚至某種程度上這種不可考核成了失敗的擋箭牌了,感覺味道有點變。近期筆者調研了一些民營企業,深深的感覺到了這些民營企業家對建設數字化業務系統的深深擔心,主要方面就是體現在建設完數字化業務系統之后,其效益體現在什么地方?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答。因此,自己結合經驗和認識進行一下梳理。
(1)數字化業務系統評價考核的本質

數字化業務系統評價考核的基本出發點,是必須要從業務目標角度來進行評判,這是企業建設數字化業務系統的目標要求,所有的數字化業務系統本身的技術性指標其實都是過程指標,這些過程指標應該是服務于業務指標和目標的達成的。
(2)數字化業務系統評價考核的指標
數字化業務系統評價考核的指標來源于實際覆蓋范圍內的業務運行效果,離開實際業務運行效果來評價數字化業務系統的其實是在制造兩張皮。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數字化業務系統是應該和必須且能夠與實際業務結合,試想一下,不能跟業務結合的、不能助力業務提升的數字化業務系統的建設必要性,恐怕就真的只是一個記錄和檢索工具了,其價值將大打折扣。
實際業務運行效果是一定可以衡量的,比如庫存水平是否降低、比如按期交貨率是否提升、比如交貨期評估準確率、比如設備利用率、比如直通率提升和一致性水平提升、比如生產效率提升等。
(3)評價考核牽引的數字化業務系統規劃建設
評價考核其實體現了”以終為始”的思想,能夠督促和推進數字化業務系統的建設必須和實際業務進行融合,必須要能夠為業務的提升提供支持。
有時候還有一個說法,這些業務都是很復雜的,它的提升不僅僅是需要數字化業務系統,還涉及到企業里面的很多方面,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這種說法并不意味著數字化業務系統與業務提升脫節。這里面有兩個意思,進一步說明一下。
第一,數字化業務系統的運行,必須為實際業務提升的評價考核提供數據支持,并可以基于此進一步的牽引和規劃出系統的功能模塊,凡是不能夠和這些實際業務評價考核數據掛鉤而產生這些數據輸出的功能模塊,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功能的合理性是需要懷疑的,從而也有利于更好的聚焦實際業務來實現數字化業務系統的規劃。
第二,筆者在之前的公眾號文章里面,曾經寫過”MES必須與工藝融合”,其實要表達的意思就是,通過對工藝的深度支持,顯著的改善企業制造系統的運行效果,避免出現數字化業務系統與實際業務的兩張皮現象。比如將制造執行系統只是當成了一個過程記錄或檢索工具,筆者認為制造執行系統的核心和靈魂是決策,是必須與工藝融合進行決策支持的,這樣的數字化業務系統,將能夠真正的為企業的業務提供支持,其價值也才算是真正的發揮出來了,這樣所建設的數字化業務系統應該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

作者信息:王愛民,北京理工大學數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MES、APS等技術研究、系統開發與實施應用。
筆者公眾號:智能制造隨筆,歡迎關注。
歡迎交流討論,微信號:Time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