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是進行計劃排產與動態調度的復雜軟件工具系統。 不管是進行技術研究、系統開發還是實施應用,都離不開調研分析與總結。而這個的前提基礎,就是要獲得充足而明確的第一手需求資料。
(1)業務范圍調研要點
確定業務范圍最核心的是兩個方面:
一是面向獨立的車間或者產線、還是面向整個企業或者全廠的多車間或多產線的業務范圍區別;
二是與庫存物料之間的關聯關系是否納入到APS的范疇之內,也就是說在排產約束處理過程當中,是否考慮物料的約束。從合理性角度來說是應該考慮的,但是從復雜性角度來說,這個也增加了APS系統的技術復雜程度。按照分步實施的策略,可以在后續再考慮物料等相關約束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不可否認,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實施APS的范圍,基本上都是第二種。
(2)總體目標的調研要點
確定總體目標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將APS軟件作為排產調度工具,就是從工具的角度,APS根據輸入得到一個輸出;
二是將APS看做決策系統,比如企業所需要的外協決策、分批優化決策、交貨期保證決策、庫存成本與資源平衡決策等。
從與業務緊密結合的角度來說,現在企業越來越多的提出第二種總體目標。
(3)資源配置現狀的調研要點
作業排產調度的核心表現形式,就是工序與資源建立對應的隨時間軸變化的利用關系。
一是資源的總體配置方式,比如是采用集群式?還是單元式?這個自然而然對于排產調度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約束要求。
二是資源與工序的匹配方式,這個是比較復雜的,不同的資源對于工序任務的支持程度是不一樣的,進行匹配分析時所用的屬性參數也是不一樣的。
(4)訂單工序約束的調研要點
不同的企業,排產約束是不同的,即使是同樣類型的企業,其排產約束也是有差異的,包打天下的APS,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必須要深入挖掘與企業自身特點相關的排產約束需求。
排產約束的調研主要得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訂單之間的約束,必須充分了解企業在訂單分批組織方面的模式,必須明確訂單之間是否存在父子關系,以及訂單之間的嵌套層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