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智能制造轟轟烈烈哈,雖然信息化建設與智能制造并非必然或簡單的因果和前序后繼的關系(比如我可以實現單點的智能化提升等)。但考慮到,仍然有大量的企業需要在信息化方面需要提升,甚至攪和在一起的提出智能制造的目標。感覺比較雜亂,還是從幾個角度分別來進行說明。第一個感覺需要剖析的角度:信息化建設,“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
說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因為有太多的企業將信息化當成了靈丹妙藥,期望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全面的優化提升,從企業的角度而言,“我現在有這么多問題,你上個系統給我解決吧”,內在含義是體現了很多的一攬子的系統性的解決期望,其實是希望一蹴而就的,就是希望實施方提供“雪中送炭”式的解決方案。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要注意內在的要求。
即使現在所謂的頂層規劃和分步實施的理念已經被很多企業領導接受,但其實心里感覺并沒有理解其中的根本含義。分布實施絕不能僅僅限定在軟件系統功能模塊的分步應用、逐步應用和集成等,還有很多配合性或基礎性的工作需要前期展開才行。
有一句的經典的話語是“不要在落后的工藝上搞自動化”,其含義是:如果手工作業都不能規范,如何設計具有嚴謹動作時序關系的自動化裝置來執行重復的動作呢。對于信息化建設來說,其實就是另外一個變通的話語,我感覺可稱之為“不要在落后的流程和管理基礎上搞信息化或者數字化”,其含義是如果在手工管理模式下就是一片混亂,今天可以這么處理,明天可以那么處理,流程雜亂、管理隨意,而體現信息化或數字化的軟件系統不可能提供那么多的柔性的,系統良好運行需要規范的流程和合理的管理模式,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所謂標題中提到的“錦上添花”,其實想說的是,不是將現有的雜亂隨意的業務執行過程通過電子化建成系統,而是應該結合數字化技術本身的特點和優勢,梳理優化現有的流程和管理模式,并將其宣貫體現到信息化系統中。
這么做的一個直接好處,就是可以有效的避免:業務流和信息流的脫節問題,減少或杜絕線下業務操作和體外循環,避免信息化系統只是成為一個“記賬本”的弊端。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其實“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并不矛盾,關鍵還是看理解和執行。

作者信息:王愛民,北京理工大學數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MES、APS等技術研究、系統開發與實施應用。
筆者公眾號:智能制造隨筆,歡迎關注。
歡迎交流討論,微信號:Time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