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
當今市場,客戶在選擇汽車產品時,個性化需求的滿足變得越來越被重視,用戶希望每一輛車都有獨特的特點,使得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一輛車。與此同時,電動汽車、互聯網汽車、共享出行和自動駕駛將極大的改變整個汽車行業市場格局,并引發新的競爭與合作模式。據分析評估,至2030年,由汽車產生的數據所帶來的業務量估計約為450-750 (B$)。汽車數據服務和共享移動為車企帶來的收入將從目前的0.85%上升到2030年的29%。[來源:貨幣化汽車數據-麥肯錫研究所- 2016年9月]
2、應對挑戰的方法
車企在面臨這樣的挑戰時首先考慮的成本節約的方法一般都是執行精益生產戰略。精益生產意味著以需求為基礎的生產流程,持續改進(Kaizen),識別所有可能的浪費,以客戶為導向,可以帶來諸如更多準時完成的訂單、庫存減少、更高的資源利用率以及最終的利潤和質量提升。精益生產在上世紀末通過各種不同的公司方法得到發展,如豐田的ToyotaProduction System(TPS)或菲亞特集團的World Class Manufacturing(WCM)。直到21世紀的頭幾年,它才逐漸被大多數制造企業所采用。幾十年來,世界各地的制造商都實施了精益生產戰略,以減少成本和各種類型的浪費,包括時間,并提高運營效率、實現盈利能力的增長。2007- 2009年金融危機后,許多企業應用精益管理改善成本效益,努力應對新的挑戰,因為精益生產是一個成功實現成本節約,提升客戶價值并獲得競爭優勢的方法,但只靠精益改善目前看來似乎并不足夠…
客戶期望車企的是可以更快的響應他們需求的變化,更多的個性化定制產品,同時保持甚至提高產品質量。在如此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僅僅關注效率和成本是不夠的!
在這場變革中,車企需要像一個馬拉松運動員一樣,必須精干的減少體力和路線的浪費,同時也要敏捷積極的面對任何挑戰。
盡管精益制造是任何制造戰略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但應對目前的挑戰只指望精益來降本增效是不夠的,精益制造是應對實際挑戰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為了應對市場和客戶的波動性,敏捷制造(Agile)也是應該鼓勵推廣的另一種策略。
全球第二大專業及咨詢服務公司普華永道(PwC)在其年度汽車行業趨勢報告中指出,不想置身行業轉型之外的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應采取以下措施:優先考慮敏捷!快速啟動、快速學習、快速適應....比以前任何時候更快。重點應該關注在產能管理,使用市場資訊,逐日分析計劃產量差異管理生產。看來生產排程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是嗎?應對這個有點危險的經濟時期的最佳方法是,勤奮地專注于使用精細的庫存和銷售數據系統來計算供應和需求的產能管理。擁有最佳市場情報分析能力的公司,并利用好這些信息來管理日常生產產出,將在市場脫穎。(普華永道-2016年汽車行業趨勢)
采用敏捷制造的公司通常已經成功通過精益制造戰略提高了效率和提前期,但他們還希望采用敏捷制造的思想,如模塊化生產、高度互聯的IT系統、自適應的和基于知識的生產制造過程以及其他戰略,在質量和生產靈活性方面體現與競爭對手的差異性。
精益制造(Lean)和敏捷制造(Agile)不是對立的方法,而是成功制造戰略的兩個相輔相成的方面,你必須接受這兩個方面才能在汽車市場保持競爭力并跨越鴻溝。
3、西門子OpcenterAPS如何實現精益制造+敏捷制造
汽車制造業是精益制造與敏捷制造相互協作、相互融合的最復雜環境之一。
在汽車行業中,通常存在一個客戶訂單解耦點(CODP),它允許將預測驅動流程(MTS)與客戶驅動流程(MTO)分離。精益生產幫助汽配企業(尤其是供應商)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交貨期,降低成本。敏捷制造允許整車制造商關注客戶需求和靈活性。它是一種平衡的、全面的方法,通常依賴于高級計劃排產(APS)軟件解決方案來實現它。
APS系統可以使汽配廠商能夠通過軟件快速同步生產、銷售與供應,優化任務資源分配,提升異常響應速度及計劃結果可預見性,從而優化客戶服務、促進需求快速應對生產、加速產品上市時間、減少運營成本。
很多人不免會問,我們目前有強大的EXCEL,我們的計劃員可以利用這些電子表格快速的編制一版計劃,為什么我們需要花費那么多精力采用APS系統來代替人,其實這個道理和為什么我們比較喜歡用手機導航卻很少用車載離線導航的原因差不多,因為車載離線導航無法預知實時路況并及時更新道路信息,我們生活在這個需求實時變化的時代,敏捷應變能力已然成為當今汽配行業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
數字化在生產調度排產領域的實現,需要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把計劃排產調度模型和車間的歷史+實際數據相結合進行分析、預測并同步工廠的實時需求與供給信息。實時計劃排產調度是任何精益和敏捷的數字制造戰略的核心要素,以實現更高的流程靈活性、精確的準時交付、減少庫存、提高性能和高效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