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注:大約是2019年1月,為一家專注制造業培訓、咨詢行業推廣的公司做服務,在臺州為中小企業做一場關于貿易類企業的進銷存ERP的講解,時間大約是一個半小時。
真實情況是,現場到了300多人,而且絕大部分是中小制造業工廠的相關人員(幾千萬級)。變得非常尷尬了,變更講課內容來不及,只能按照PPT(一個晚上,大約3個小時做的)內容講,現場插入了大量關于中小制造工廠的內容。
幸好,講課效果出奇的好:一個半小時時間內,拍照不斷、無人接聽電話、無人離開、加了一大堆微信、公眾號關注者大幅度上升。
今天分享,請大家參考。
說明:
一直說工廠有“三基工程”,需要強化三個基礎:
基礎一,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編制和人員配置
工廠的本質是貨物的出運,所以如何依據銷售訂單出運貨物是管理的關鍵,也可以說物料的流動性管理是關鍵。自然需要一支專業的管理物料流動的專業隊伍,這個也可以稱之為工廠供應鏈吧。主要是計劃(PMC)、采購和倉庫三個部門。如果工廠中缺了這三個部門,或者三個部門的編制不足、能力不強,一般情況下工廠的物流狀態堪憂:至少庫存周轉率不會好看。
基礎二,基礎信息化工具和確保信息化科學使用的流程
隨著業務過程越來越復雜(產品壽命變短、客戶需求多樣、多品種少批量短交期),很難想象一家沒有ERP等信息化工具的企業會有多高的管理水平,或者有了信息化工具但是無法有效使用的企業會有多好。
基礎三,基礎數據的系統、完整和準確。
本人把工廠中的最基礎的數據分為三個:BOM、庫存和工時。這三個基礎數據欠缺、錯誤等等,均會有效影響企業的運作。
即時庫存的不準確,對上可以影響相關需求(采購),對下可以影響工單的齊套,造成對生產的很大干擾。
所以,本次就講進銷存,就講即時庫存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