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第一篇:目前生產管理及ERP中計劃運行的問題
一、營銷預測不準確(S&OP)
對生產準備有較大的影響,后期訂單配置與預測偏差過大,臨時趕制的情況較多。
由于營銷訂單的不確定性和銷售預估計劃的不準確性,導致生產用物料準備依據準確性差,要么不能滿足訂單交期,要么出現材料積壓滯留時間長。
二、BOM清單的錯誤較多(ERP)
目前公司的訂單,基本每張都需要搭BOM,技術部的壓力也大,差錯率也較高。
BOM 的搭建模板或方式有待商榷,效率低、容易出錯。
三、倉庫數據不準確(ERP)
希望這是短期的問題,鈑金倉庫問題特別突出,不規范的操作,都會造成數據的不準確。
四、車間總成倉數據不準確(ERP)
各個主管承擔的任務較重,開領料單,趕生產任務,現場6S管理,對車間總成倉一塊無暇顧及。會造成計劃數據的不準確。
五、物料的制作周期不齊全(ERP)
每個物料的制作周期后期需要慢慢完善,這需要漫長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六、物料跟催機制不齊全(PMC)
物料安排采購或者生產后跟蹤機制不夠齊全,現場缺料情況時有發生。
七、計劃與物控(PMC)
生產計劃及物料需求計劃的預排(提前備料)方法不科學、計劃編制人員缺乏相應的知識指導,處于摸索階段。
八、表單設計與運用(管理問題)
各類計劃和跟催調度表單不齊全、無法獲得有效的信息進行跟蹤協調、工作被動、交貨期不能有效估算和準確敲定。
九、流程(管理問題)
管理人員的工作流程思路不夠清晰,不夠一致;
各類物料的退庫流程不夠合理,過于繁瑣;
整機改單或零部件改單、部件不隨產品發貨(單獨配發)等路程有待優化;
十、缺乏先進的生產管理理念(管理問題)
由于缺少總攬全局的領軍人員(缺乏先進的生產管理理念),導致生產管理系統發生問題時,不能有效地組織迅速糾正、完善,經常犯重復性的錯誤。
第二篇:ERP&生產計劃和物料控制內訓課
時間:
地點:
課前要求:
1、與會人員與ERP、生產相關人員
2、依據參加人員分組(6人)
3、課桌按照孤島式布置
4、投影儀、白板、白板筆和板擦
程序:
一、現場問題收集
1、現場調研
依據產品流程圖(PFD)從原材料入倉開始,逐步查看倉庫、車間作業現場,收集現場存在的不良效應。
2、數據調研
BOM、即時庫存、單據等相關數據調研
3、系統作業流程調研
調研BOM編制和校正、入庫和出庫、MRP和單據管理、預測、生產工單投放、備料或送料等作業流程。
4、不良效應和惡性循環
調研現有訂單交付模式:成品的MTO/MTS、共用料的MTO/MTS、訂單料(自制件/委外件/采購件)的MRP和控制。
現有不合理管理模式和方法造成的不良效應、惡性循環等。
5、營銷計劃與生產計劃的轉換、生產預估計劃與訂單排程、物控與采購計劃的跟催落實、工單排程與物料配(送)料、生產流程中物料的滾動準備、生產管理流程中的各類表單和數據采集與運用。
二、討論式課程
1、ERP原理和控制(2個小時)
2、生產模式和管理方法
3、生產計劃與物料管控原則與要點
-
生產計劃的編制依據與方法
-
物料需求的編制與跟蹤落實
-
作業排程計劃的編制與跟蹤落實
4、銷售訂單交期改善七步法
-
基礎條件齊套
-
確定同步點和優先序
-
常量在制品
-
齊套投料
-
可得性采購和制造
-
監控關鍵資源負荷
-
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