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結語
1、工廠的本質是物料的流動,物料流動受到相依性限制、流動性制約和變動性的影響。
2、工廠管理的本質是物料的流動性管理。是【做、買、賣】,其邏輯是【賣】是獨立需求,【買】和【做】是相關需求,其中【做】的核心是【工單】的投放。
3、工廠的運行需要從外部“客戶服務水平”來衡量:準交率高、交貨周期短、缺貨率低、補貨周期短。也需要從內部“資源效率”來衡量:資源效率高、庫存周轉率高、有效產出高、成本和費用低。但是外部指標之間、內部指標之間、外部和內部指標之間是沖突的,手工無法優化,需要APS軟件工具基于工序工單、全廠統一和基于瓶頸資源來進行優化。
4、選擇一款好的APS軟件,是實現“在遷就客戶服務水平下,實現工廠產出和收益最大化”的唯一手段。選擇一個好的APS軟件,需要從以下六個維度考慮:
其一,是理論基礎和發展歷史
TOC(約束理論)、JIT(準時化生產)、TOS(排程理論)是APS的基礎支撐理論,不掌握以上理論的APS軟件,應該說是“偽”APS軟件。
另外,APS需要長期的實踐和理論的結合,短期和不長時間的APS產品,其成熟度有待考證。
其二,建模
定制、半定制的建模存在周期長和精度低的缺陷,只有基于產品過程模型的建模方式,是快速、準確仿真工廠實例的最好辦法,也是最短時間、最高精度的辦法。
其三,約束條件
工廠運行是在一定的預算約束下的,不是無限制的資源應用。只有充分考慮物料、產能、工序三個基本約束,并建立相互的制約關系的APS軟件,才是一個成熟的、可執行的軟件。
其四,優化規則
工廠的運行是物料、工序和資源協同的過程,促進物料的流動,所以只有將物料、工序與資源的完美結合,才是優化的本質。
而且可以根據工廠運行的最終目標:遷就客戶服務水平下的資源效率和產出優化。其優化目標項,可以是標準化項目的權重、優化項目的組合來實現,并需要便捷地設置和調整,以實現持續改善。
其五,計劃和排程
計劃和排程是兩個目標不同的管理動作,也是互相影響的管理過程。排程的規則、工單處理、資源處理、緩沖的設置等等均對計劃和調度員會有明確的影響。便捷的處理方式和排產結果呈現,可以方便地協助主計劃員(調度員)實現科學的計劃和調度,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客戶滿意度。
其六,高級功能
多工廠、多用戶、高速MRP、What-if等功能,可以實現工廠計劃和調度的導航控制,以增加工作運作的科學性和透明度,確保工廠按照科學的方式運行,
其七,集成和引擎
智能制造系統是一個集成化的系統,APS需要與ERP、MES等其他信息系統的集成,與ERP和MES不同的是,APS是一個功能性大于管理型的軟件,是確定工序工單投放這個單一功能的軟件,其集成性是一個重要的考慮點。同時,因為運算的數量巨大,運算速度對可使用性的影響較大,運算速度快是另外一個重要的考慮點。
總之,智能制造是趨勢,智能制造是未來已經成為制造業的普遍共識,而工廠運作中的核心點是生產計劃和排程。生產計劃和排程中,工序工單的投放是確保客戶服務水平高、資源效率和產出高的核心。且且APS就實現了這樣一個功能,從這點上說,APS是信息系統中的核心子系統,是實現高服務水平、高效率和產出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