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其次,干部隊伍
一、戰略確定后,干部是關鍵
我們簡單地可以把干部的現狀分為三個狀態:
第一,“眼里有活型”:有腦子,肯努力
企業中總是有一些干部,不需要額外的鼓勵,積極主動。碰到問題,積極創造條件努力解決經營活動中困難和問題。
這類干部天生具有領導別人的天賦,只要讓其掌握崗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這類干部十分稀有,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識別、甄別、發掘、保護和引導。
第二,“四平八穩性”:主動性欠缺,但有人積極引導,會跟隨別人上進和努力的
企業中還有一類干部,天賦不錯,能力還蠻強,但是其主動性欠缺,需要別人在前面拉、后面推。
針對這類干部,需要一套工作任務的稽核機制來推動:工廠中一般可以采用“周工作例會”的方式來推動各項工作:
1、規定委外訂單完工的相關“工作任務清單”
2、圍繞訂單完工的相關“自定義改善任務清單”
這類干部,是企業的人數最多的干部,是企業的中間力量,也是總經理需要十分操心的部分干部。
第三,“混日子型”:屬于“老油條”,大錯誤沒有,小錯誤不斷。
這類干部往往是企業的“皇親國戚”或“老人”,不學習、不提高,常見的言語是“以前怎么樣、怎么樣的”。
這類干部在變革期間往往會成為強烈抵抗者、反對者,是需要“清除”的部分。
對于上述三種干部,必須進行規劃、培養和提高:
對于第一類人,一定要不斷地去激勵、去支持、去鼓勵,保證其旺盛的戰斗力。
對于第二類人,需要全力去組織、去督促、去規劃、去引導,保證其在設定的目標及軌道中運行。
對于第三類人,必須堅決地鏟除。
注:發現和甄別有天賦的潛在干部,是總經理的核心任務之一
二、科學的組織結構是實現高效協同的關鍵
干部重要,組織結構也非常重要(可以參看德魯克的相關文章)。干部隊伍和組織結構,是實現戰略的最核心的基礎。
對于工廠而言,其組織結構可以依據不同業務特征、不同的規模、不同的干部配置、不同的管理精度要求進行必要的裁剪,以適應當前的戰略方向、目標、任務的需求。
對于工廠,PMC、采購和倉庫,可以合并為一個部分(資材部),工藝也可以與研發合并,等等。
注:如果總體的人力資源預算比較緊張,則PMC(PMC、采購和倉庫綜合部門)必須要加強的一個核心重點:因為擔任著銷售訂單全壽命管理的重擔,涉及到銷售訂單評審、MRP(物料需求)、投料控制、作業進度追蹤、出貨安排等重點,無論在人員編制、年薪水平等有足夠的傾斜,確保指揮系統的強健。
PMC主管(經理)的人選需要特別在意:不僅要在PMC知識、技能、經驗上有較高的要求,更要在天賦(性格、意愿等)上進行必要的識別,確保候選人符合企業的實際運行狀態,并提供有競爭力的年薪待遇(2個億的工廠,PMC年薪應該不低于18萬元,否則存在失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