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很顯然,知道了做什么,那就必須明白該如何做呢?
首先,做戰略
細分浙江民營企業起源,無外乎這幾種情況了:
1、或就職于一家企業,掌握了一項技術,出來后創業了類似的企業
2、或原先是做銷售的,掌握了一定的銷售渠道后,繼續做工廠二產銷一體化
3、或原先為是一家比較大的企業做配套零部件的,逐步從這個行業的零部件起步,或發展成為整機企業,或專注于零部件行業向別的行業起步了
4、或是國有企業的工程師、銷售人員或采購人員,下海創業了(同類產品)
5、或原先是社隊企業、鎮辦企業或集體企業,改制成為了私人企業
這些企業,在企業的發展初始階段,或抓緊了客戶關系、或抓緊了市場機遇、或在某個技術點得到了突破等,企業逐步發展起來了,小點的規模達到3000-5000萬元,大點的達到1億到2個億之間,企業發展到了一個瓶頸階段。
這個階段的企業,其實是處于了一個瓶頸期,很多企業在這個規模會徘徊很多年而不得突破,有的企業得到突破而進入到一個新的上升期。
這個階段的企業,尤其需要比較清晰的企業發展方向、目標和路徑圖,也就是確定未來3-5年內的想做什么?怎么做?調動多少資源做?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其實抵抗誘惑不做什么(或停止做什么)是十分關鍵的【注:6月15日下午調研了一家童裝OEM企業,因為自創品牌而損失巨大,目前反而聚焦于制造品牌(學習申洲)而得到快速發展】)。
在抗住不做什么或停止做什么的基礎上,采用以下定義進行持續發展:
1、已有領域的鞏固
2、相近領域的拓展
3、產業的上下流整合
上述三個動作,可以細分為兩個戰術動作:“圍繞一種技術”、“圍繞一個市場”兩種發展模式。
“圍繞一種技術”的發展模式,就是依托一種或多種專有技術的集合,開拓出應用于不同細分市場領域的產品,各個擊破,擴大企業規模。
一般而言此種發展模式,以配套類企業發展為主,比如沖壓件、壓鑄件等,均會采用此種方式。
“圍繞一種市場”的發展模式,就是依托一個專業市場,如船用設備、石油機械等,為這個市場提供多種技術不相關的產品。
其企業發展的核心是市場資源,同樣也可以發展的比較大,一般還是與整機類企業相對比較多。最典型的企業,比如海爾,就是家用電器,但凡家用電器它都生產。方太是另外的典型,就是核心做廚房的解決方案,或許會OEM碗、筷子也說不定的,早晚會走這一步的。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利基市場”模式是小企業的生存之道,只有行業細分的足夠小、只有其市場足夠的專業,專業到大多數人不關注,只有在這個行業內的人關注而絕大多數人不關注的時候,才可能生存下來。
注:戰略分析、戰略設計、戰略實施、戰略控制是典型的四個標準步驟。其中戰略分析中的,定義企業的“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是起點。
“安全傳遞動力,驅動美好生產”是我給一家制造正時皮帶(輪系)企業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