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近日看的文章中,有很多文章都在吐槽MRP的功能,似乎在今日智能制造興起、AI橫行的狀態下,MRP似乎是走到了盡頭。
不知道作者是真心不動MRP,還是有意夸大MRP的缺陷?其實,“在當今更加復雜的計劃和供應鏈環境中(物料清單的能見度、凈需求計劃的計算能力、需求分配和未結供應之間的銷售訂單/生產訂單關系的維護),MRP有非常價值核心特征”。
要充分認識MRP的價值,需要徹底認識MRP的本質:
其一,從數量維度看,MRP是基于BOM結構的展開。
其二,從時間維度看,MRP是基于BOM結構的L/T的展開。
因為客觀時間的變動性,MRP在時間維度上的準確度極差,僅僅只能作為參考。但是MRP在數量維度上的準確性,是無與倫比的,除非BOM錯誤了。
在日常的咨詢活動中發現,工廠往往使用不好MRP功能,一般因為以下原因:
其一,基礎數據錯誤。BOM、庫存(尤其是庫存的不準確),而且想跑MRP凈需求,所以數據不可以用。
其二,單據鏈復雜,實時性差。有的工廠,設置了N多的中間單,造成了復雜性而實時性差。
其三,MRP周期偏長。有的是一周,甚至兩周運算一次MRP,不僅計算時間長,而且,,,,,
簡化使用MRP的方式是:
其一,增加運算頻率。每一個訂單(預測單)運算一次MRP,增加物料需求的能見度。
其二,采用MRP毛需求運算+手工控制(校正)采購/生產訂單投放方式,簡化MRP對系統數據精度的要求。
采用毛需求MRP運算,需要做好以下事宜:1)區分批次采購物料、訂單采購物料,批次采購物料采用TOC的PTA(可得性采購)模式,攔截采購申請產生。2)建立一張“庫存—需求—在途”庫存狀態動態表,實時計算庫存需求,確保不多采購、生產物料。
MRP是相關需求運算的最佳方法,是最佳!